注意事项:
1、蓄电池应放置在透风、干燥、阔别热源处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地方,安全间隔为0.5m以上。在环境温度为25℃~0℃内,每下降1℃,其放电容量约下降1%,所以电池宜在15℃~20℃环境中工作。
2、要使蓄电池有较长的使用寿命,请使用性能良好的自动稳压限流充电设备。当负载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时,充电设备应达到±2%的稳压精度,才能满足电池说明书中所规定的要求。浮充使用的蓄电池非工作期间请不要停止浮充。
3、必须严格遵守蓄电池放电后,再充电时的恒流限压充电→恒压充电→浮充电的充电规律,条件答应的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,以便随时对蓄电池进行智能治理。
4、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式蓄电池组,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实验,以后每隔2~3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,运行了6年的阀控式蓄电池,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实验。若经过3次核对性放充电,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%以上,可以为此组阀控式蓄电池寿命终止,应予以更换。
5、维护丈量蓄电池时,操纵者面部不得正对蓄电池**部,应保持一定角度或间隔。
6、蓄电池运行期间,每半年应检查一次连接导线,螺栓是否松动或腐蚀污染,松动的螺栓必须及时拧紧(螺栓与螺母的扭矩约为11n·m),腐蚀污染的接头应及时清洁处理。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,若连接条发热或压降大于10mv以上,应及时用砂纸等对连接条接触部位进行打磨处理。
7、不能把不同厂家、不同型号、不同种类、不同容量、不同性能以及新旧不同的电池串、并在一起使用。
8、为蓄电池配置在线监测治理技术,随时对电池实施在线监测,了解和把握电池的电压、压差(见表1)等,以便及时发现蓄电池的缺陷,及时进行维护。
9、蓄电池在正常运行期间,应每周丈量一次电池电压、环境温度;每月普测一次电池电压、环境温度,并做好记录;每季检查一次电池开路电压(单体电压);每年做一次容量检查(放电电流为0.1c10a,终止电压符合表1中的规定),并作记录;应保持完整的电池履历(包括出厂日期、安装日期、运行情况等)。
使用和维护
将需要安装的电池按照正确的极性要求排放到位,用吊线方式调整确保所有电池在水平方向排放整齐。然后把连接铜排或连接电缆逐个摆放到两个相邻端子的**部,插入连接螺栓,用手戴上螺帽(铜排连接方式)。逐个检查所有铜排孔和端子孔位置是否合适,必要时调换铜排或修整铜排上孔的位置,确保螺栓紧固后不得对于端柱产生应力。而后用扭矩扳手逐个将螺栓紧固到所要求的扭矩值。
在连接操作时,一定要使用带绝缘保护的工具;切忌把工具或任何金属物品放到电池**部,以防造成短路损坏电池。
1、检查电池无异常后,将其安装在地点(例电池房);
2、如将电池安放在电池房,应尽可能将其放在电池房较低处;
3、避免将电池安装在靠近热源(如变压器)的地方;
4、因为电池贮存时可能产生气体,安装时应避免靠近产生火花的装置(如保险丝);
5、连接前,擦亮电池端子,使其呈现金属光亮;
6、小心导电材料短接蓄电池正负端子。
7、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,首先使保证电池间连接正确,再将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。在这种情况下,电池正极应与充电器或负载的正极连接,负极与负极连接。如果电池与充电器连接不正确,充电器会被损坏,一定要注意不要连接错误。